分卷阅读191(2/2)

“罢了,你先回去好好琢磨琢磨。本宫要的,是天下大治。”

“臣惭愧。”

最后一句,卓文秀的声音里面透着心虚。作为一个读书人,矛头直指衍圣公府,有忘恩负义之嫌,一不小心就会被千夫所指——虽然衍圣公府百年来也着实不成器。

卓文秀迅速答道:“启禀殿下,臣以为,此事公主府不宜直接出面,最好以商队行事,公主府从旁监督,方能达到实效。此其一,其二,就是出了乱子,也不过是商人争购粮食,善后也容易。只是……”

说这话的时候,妙玉一直盯着卓文秀,见他忽然低下头去,便知道原因何在。

“发展不顺?”

山东位于黄河中下游,即便黄河夺淮入海,可是山东无论是气候还是土质结构,都是上上佳的农业大省,这样的一个省份,放在这个以农耕为主的朝代,它的地位根本就不用说!

“算了,他们也不过是个戴着头衔的大地主罢了。卓长史,依你之见,以平价收购山东百姓手里的粮食,如何?”

虽然京畿一带的兔毛纺织工坊蒸蒸日上,可妙玉很清楚,面对整个国家来说,她做的,不过是杯水车薪,根本就不值什么。

脉。既然是皇家血脉,甄家又怎么可能逼婚?终不过是以前北静王为了需要娶了北静王妃,而现在不需要了,直接弄死妻子,然后跳出来哭博取世人同情罢了。

卓文秀是个务实的官儿,他很清楚,现在的山东省风调雨顺没有大灾害的情况下,粮食产量最高可以达到十万万钧左右,一般的年份为六万万钧上下。就是粮价再贱,按照十钧一两银子来说,也要上万万两白银。

山东响马,自古有之,很多朝代都有山东安则天下定的说法。

女官明显迟疑了。

据悉,□□时期,山东省粮食产量275亿斤,所以,文中采用了最高年份三百亿斤,平均年份一百八十亿斤作为参考数据。大家领会意思就可以了。感谢在2019-12-17 15

作者有话要说:  前面弄错了,关于北静王一家子小修了一下,特别说明。

“是,臣,告退。”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)

“卓长史,依你之见,山东百姓贫穷是何原因?”

卓文秀走后,妙玉沉默良久,忽然长叹一声,到:“还是要让天下百姓先富起来呀。”

“恐怕花费不小。”

只有京畿稳定、富有是不够的。她现在要做的,就是想南扩张。第一步要做的,就是把她的经济影响力扩大到太行山以东、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区域——也就是整个华北。

“衍圣公府么?”

妙玉冷冷的声音,让卓文秀忍不住一抖。

“你只想到这个?”

“罢了,不说他们了。山东那边如何了?”

“臣惭愧。”

卓文秀沉吟片刻,仰起头,答道:“启禀殿下,山东贫穷,非是土地贫瘠。山东贫穷,一是因为土地肥沃,连年丰收,导致谷贱伤农;其二是人丁税过高,其三,是因为衍圣公府。”

不是他说,用收购粮食的方法太抬起山东的粮价,这不现实。就是用上他从妙玉这里学到的杠杆原理,那也要三四千万白银打底,还要跟晋陕豪商、徽商甚至是远道而来的潮商打擂台,多少钱都不够折腾的。

“什么原因?是当地人偷懒,还是官员暗中作梗,抑或是,因为百姓太穷了?”

“如何?”

  • 上一页

  • 返回目录

  • 加入书签

  • 下一章